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访问量:39355

固废基胶凝材料的研究

  • 湿磨超细化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用作矿物掺合料的研究

    王涛;施发弘;蒋俊;郑俊峰;杨奉源;贾碧胜;卢忠远;

    研究了不同中值粒径(15、11、7、3μm)湿磨超细化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对砂浆流动度、力学性能及净浆体系水化程度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湿磨再生微粉中值粒径的减小,砂浆的流动度、流动度比均降低,3、7、28 d抗折和抗压强度基本增大;湿磨再生微粉的掺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净浆体系的早期水化速率,但会抑制后期的水化进程;随着湿磨再生微粉中值粒径的减小,净浆体系的水化程度提高,孔隙结构细化。

    2025年08期 No.35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混凝土性能研究

    谢建海;雷航州;李明泽;李荣;王洁;徐萍;

    用磷石膏、粉煤灰、矿渣粉、硫铝酸盐水泥、激发剂制备了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研究了其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水化热、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以及该胶凝体系C30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的细度为7.9%,比表面积为387 m~2/kg,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9.1%,初、终凝时间分别为162 min、553 min,安定性合格,1、3、7 d水化热分别为92、151、175 kJ/kg,3 d、28 d抗压强度均满足P·O 42.5级水泥要求,耐水系数为0.93;磷石膏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均较好,28 d抗压强度为36.6 MPa,满足C30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2025年08期 No.352 6-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矿渣对泡沫混凝土抗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

    肖清华;宋心彤;薛祥斌;李钦栋;张磊;乔新伟;程寅;

    研究了矿渣掺量(0、30%、50%、70%、100%)对泡沫混凝土试件抗盐侵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件尺寸、质量变化及强度的测试,得到了矿渣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矿渣的掺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盐溶液侵蚀带来的试件尺寸、质量和强度的变化;矿渣的最佳掺量为50%,此时试件的平均厚度差最小,质量变化率较低,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

    2025年08期 No.352 10-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基于极端顶点法的黄河泥沙混凝土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陈忠;韩璐;孙柯;李绪鹏;

    采用黄河泥沙部分代替胶凝材料制备了大流动性混凝土,通过极端顶点法建立了水泥、粉煤灰、黄河泥沙胶凝材料配合比体系,结合Scheffe回归方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揭示了胶凝材料组分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黄河泥沙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的抗压强度与水泥掺量呈正相关,与粉煤灰、黄河特细沙掺量呈负相关,粉煤灰与水泥或黄河泥沙交互作用较弱,对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水泥与黄河泥沙之间交互作用较强,水泥发挥主效应影响试件的抗压强度;所建立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可以在满足抗压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制备工作性、抗冻性能、抗冲刷性能相对较好的黄河泥沙混凝土。

    2025年08期 No.352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磨细粉煤灰对混凝土长期性能的影响研究

    牛茂威;白延平;杨翔;金超;

    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265、380、506、637、760、835 m~2/kg)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和长期(3~360 d)抗压强度、体积稳定性及胶凝材料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比表面积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和360 d抗压强度基本先增后降,各龄期收缩值基本先减小后增大,胶凝材料各龄期的化学结合水量先增后降;掺入适当比表面积的粉煤灰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基体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长期力学及耐久性能。

    2025年08期 No.35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固废基骨料的应用

  • 纳米SiO2对再生砂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吴爽;陈康;程书凯;陈旭勇;

    研究了纳米SiO_2(NS)掺量(0、1%、2%、3%)对再生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工作性、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再生砂后,UHPC的流动度、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降低;随着NS掺量的增加,再生砂UHPC的流动度降低,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适当掺入NS可以细化再生砂UHPC的内部孔隙结构,改善界面过渡区,从而提高再生砂UHPC的相关性能;当NS掺量为3%时,再生砂UHPC的综合性能最佳。

    2025年08期 No.352 25-3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 泡沫混凝土胶结再生骨料充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犹娅;牛云辉;刘志艳;邓鑫;郭荣科;卢忠远;李军;

    研究了干密度(400、600、800、1 000 kg/m~3)对泡沫混凝土工作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探究了泡沫混凝土干密度、泡沫混凝土浆体体积占比(65%、70%、75%、80%)和粗骨料类型(碎石、再生骨料)对挖空区、肥槽等工程用充填材料力学性能和表观密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密度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工作性改善,抗压强度基本增大,再生骨料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表观密度均提高;随着泡沫混凝土浆体体积占比的减小,再生骨料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减小,表观密度增大;再生骨料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高于天然骨料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泡沫混凝土与再生骨料黏结较好,界面过渡区较密实,而与天然骨料之间的黏结相对较差,二者之间存在相对明显的界面过渡区。

    2025年08期 No.352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 全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耐久性能研究

    董晓进;王卫;袁继峰;徐俊;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再生粉体掺量(15%、30%、45%)、再生粗骨料掺量(30%、50%、70%)、再生细骨料掺量(30%、50%、70%)对全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基于信噪比对抗压强度数据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研究了全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试件抗压强度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再生粉体掺量>再生粗骨料掺量>再生细骨料掺量;随着再生粉体、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降低;基于信噪比优化后的抗压强度小于实测抗压强度;所建立的抗压强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相等;随着再生粉体、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试件的耐久性能降低;相同深度处试件内部氯离子含量排序为9#>1#>0#。

    2025年08期 No.35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基于响应面法的花岗岩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张祥茂;高英力;李威;

    基于响应面法研究了砂率(33.0%、35.0%、37.0%)、粉煤灰掺量(0、10.0%、20.0%)和减水剂掺量(1.0%、1.5%、2.0%)对花岗岩骨料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岗岩骨料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影响显著,且显著程度的高低顺序为粉煤灰掺量>减水剂掺量>砂率,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二次作用影响显著;花岗岩骨料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组合为砂率36.7%、粉煤灰掺量5.7%、减水剂掺量1.4%,此时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预测值为62.14 MPa,其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仅为1.37%,花岗岩骨料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回归模型精度较高。

    2025年08期 No.352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污水沉砂的净化处理及其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丁小波;邓臻;易鹏;罗耀明;孙晓辉;刘伟;

    探索了适用于污水沉砂的洗砂工艺,检测了南方某污水处理厂净化沉砂的基本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净化沉砂掺量(0、25%、50%、100%)对砂浆力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洗砂工艺后的净化沉砂表面较光滑,含有较多的贝壳和少量黑色颗粒,细度模数为2.9,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基本满足混凝土用砂的技术性能要求;随着净化沉砂掺量的增加,砂浆的孔隙率降低,孔径>50 nm的孔隙占比增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基本降低。

    2025年08期 No.352 47-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 橡胶砂浆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张佩;尹志灏;张东方;徐磊;邵文杰;

    研究了不同橡胶颗粒粒径(0.59、0.36、0.28、0.18 mm)及掺量(0、5%、10%、15%、20%)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应力-应变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当橡胶颗粒粒径一定时,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降低,应力-应变曲线斜率降低,峰值降低;当橡胶颗粒掺量一定时,随着橡胶颗粒粒径的增加,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降低,弹性模量增加,应力-应变曲线斜率增加,峰值降低;所建立的模型拟合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模型精度较高。

    2025年08期 No.35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TBM石屑混凝土实心砖的力学性能研究

    殷康;贾伟珑;张钿;龚振如;宋振聪;张迎忠;

    以水泥为胶结料、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法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屑为骨料,生产了混凝土实心砖,研究了水泥掺量(10%、12%、14%、16%)、水灰比(0.8、0.9、1.0)和成型压力(0、3.6、5.2、8.8 MPa)对混凝土实心砖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水灰比、成型压力的增大,混凝土实心砖的抗压、抗折强度均增大。

    2025年08期 No.352 57-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地聚物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王成云;童胜;岳万轩;王莹;翟鹏昊;徐方;

    采用地聚物和再生骨料制备了透水混凝土,并用地聚物净浆对再生骨料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设计了2组试验,分别研究了目标孔隙率及水胶比、表面强化再生骨料对地聚物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GRA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A组GRAPC(未表面强化的再生骨料)而言,当水胶比相同时,随着目标孔隙率的增加,GRAPC的坍落度增加,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降低,透水性能提高,有效孔隙率增加;当目标孔隙率相同时,随着水胶比的增加,GRAPC的坍落度增加,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先增后降,透水性能降低,有效孔隙率降低。对于B组GRAPC(表面强化再生骨料)而言,随着目标孔隙率的增加,各组GRAPC的坍落度增加,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降低,透水性能提高,有效孔隙率增加;附加用水组GRAPC(未表面强化的再生骨料)的坍落度明显高于骨料强化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透水性能、有效孔隙率均低于骨料强化组。GRAPC的透水系数和有效孔隙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

    2025年08期 No.352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苎麻纤维增强橡胶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张圣楚;李庚英;马冰寒;马佳欣;梁民乐;黄梓彬;张明佳;李优;张镇涛;

    研究了苎麻纤维(RF)的长度(1、2、3、4 cm)和掺量(0、0.15%、0.30%)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抗冲击性能、吸水率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掺入适量合适长度的RF可以有效改善橡胶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对于力学性能,RF的最佳掺量为0.15%,长度为2~3 cm;对于抗冲击性能,RF的最佳长度和掺量分别为3 cm和0.30%;对于吸水率,RF的最佳长度和掺量分别为1 cm和0.15%;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RF的最佳长度和掺量分别为4 cm和0.30%;RF与混凝土基体间的黏结性较好,能有效发挥桥接裂缝和传递内力的作用。

    2025年08期 No.35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再生骨料性能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刘锟;郑先超;王丹;黄耀辉;

    介绍了6种再生骨料的强化方法(聚合物乳液强化法、盐溶液强化法、酸溶液强化法、CO_2碳化强化法、微粉强化法、微生物强化法),分析了各强化方法的作用机理和改善效果,指出了各强化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未来再生骨料的强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2025年08期 No.352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碱激发材料与地聚物

  • 碱激发矿渣粉-粉煤灰-废玻璃粉基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

    曹万智;韩广兴;叶骐瑞;陈炳旭;郭浩翔;

    研究了废玻璃粉掺量(0、10%、20%、30%、40%、50%,等质量取代粉煤灰)对碱激发矿渣粉-粉煤灰-废玻璃粉基泡沫混凝土流动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吸水率、导热系数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废玻璃粉掺量的增加,碱激发矿渣粉-粉煤灰-废玻璃粉基泡沫混凝土的流动度和凝结时间均先增后降再增,吸水率先减后增,7 d、28 d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均先增后降;掺入适量废玻璃粉有效促进了体系水化程度,提高了水化产物生成量,减少了孔隙,改善了基体密实度;考虑碱激发矿渣粉-粉煤灰-废玻璃粉基泡沫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推荐废玻璃粉最佳掺量为30%。

    2025年08期 No.352 77-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碱激发再生混凝土路缘石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唐兴滨;陈强;单体庆;刘海滨;岳公冰;王鑫焱;

    设计制备了碱激发再生混凝土路缘石,研究了混凝土强度等级、粉煤灰、再生粗骨料对其力学性能、吸水率、抗冻性能、抗盐冻性能和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激发再生混凝土路缘石的强度、吸水率、质量损失率、抗盐冻质量损失和外观质量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碱激发混凝土路缘石的抗压、抗折强度增大,吸水率、质量损失率和抗盐冻质量损失基本呈减小趋势;粉煤灰的掺入对碱激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会降低抗冻及抗盐冻性能,并增大吸水率;与碱激发天然混凝土相比,碱激发再生混凝土的性能略差。

    2025年08期 No.352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碱激发再生混凝土的ITZ显微硬度分析

    梁海波;姜迎春;魏兆赫;毛启松;岳公冰;刘程;

    设计制备了不同强度等级(C30、C40、C50)的碱激发再生混凝土,研究了其抗硫酸侵蚀性能,并通过显微硬度试验揭示了其损伤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先略微增大后减小;硫酸盐侵蚀会劣化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导致骨料-新砂浆、新-旧砂浆界面的界面过渡区(ITZ)显微硬度降低,ITZ宽度增大;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提升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2025年08期 No.352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锂渣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范泽辉;杨隽;

    介绍了不同地区锂渣粉的性能差异,综述了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活性激发方式(物理激发、化学激发、高温激发),总结了其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火山灰效应、填充效应、成核效应),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5年08期 No.352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料浆流变性能对地质聚合物泡沫混凝土成孔机理的影响

    童胜;王成云;胡爽子;王莹;翟鹏昊;徐方;

    设计制备了不同水固比(0.28~0.42)地质聚合物泡沫混凝土,分析了不同流变性能料浆中泡沫的受力性能和气孔结构特征,揭示了地质聚合物泡沫混凝土的成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水固比的增加,净浆的初始和最终极限剪切应力均减小;泡沫在浆体内主要受到浆体黏滞产生的挤压力、浆体流动产生的浮力、泡沫液膜泌水产生的泌水力和泡沫与浆体之间的摩擦力作用;随着净浆极限剪切应力的减小,地质聚合物泡沫混凝土的孔径分层现象加剧,各层的泡沫平均Feret直径和孔隙率差异越来越大。

    2025年08期 No.352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全生命周期减碳技术与碳排放评价

  • 上海地区预拌混凝土行业碳排放计算与减碳潜力分析

    钱耀丽;韩云婷;杨光;

    采用碳排放因子法,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开采与加工、原材料运输和产品生产3个环节,开展了上海地区C20~C60预拌混凝土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计算,并对其减碳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开采与加工环节的碳排放量最大,减碳潜力也最大,减碳贡献率大于90%;采用低碳矿物掺合料适量替代高碳排放的水泥、再生骨料适量替代天然骨料,可有效增强原材料开采与加工环节的减碳效果。

    2025年08期 No.352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混凝土全生命周期减碳技术研究综述

    张菊辉;江慧;

    实现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碳减排,对建筑行业的低碳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全生命周期减碳技术主要有3类:直接减碳技术、间接减碳技术和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直接减碳技术包括水泥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非碳钙质原料、清洁燃料和清洁电力)和混凝土成分优化技术(使用低碳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再生骨料);间接减碳技术主要通过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实现;CCUS技术贯穿混凝土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通过在混凝土拌合与养护、再生骨料碳化养护过程中注入CO_2,可有效实现碳封存。

    2025年08期 No.352 106-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CO2矿化养护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林茂松;杨利香;杨光;

    研究了CO_2矿化养护(预养护条件、CO_2浓度、养护压力和养护时间)对混凝土固碳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养护后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和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预养护可以降低试件的剩余水灰比,有效提高试件的表观固碳率;相对于标准和加热干燥预养护,室温吹风为最宜预养护条件;当CO_2浓度为99.9%、养护压力为0.8 MPa、养护时间为12 h时,试件的固碳能力较好,28 d抗压强度达60.0 MPa,抗氯离子渗透、抗渗和抗冻性能均较好,28 d碳化深度稍有增加,但28 d至56 d碳化深度不再增加;CO_2矿化养护会消耗混凝土中的Ca(OH)_2,生成更多的CaCO_3产物,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2025年08期 No.352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2025年广告火热征订中...

    <正>●中文核心期刊(第八版)●CACJ中国应用型权威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级)●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是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技术期刊。自1974年创刊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2025年08期 No.352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欢迎订阅2025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8-80)●中文核心期刊(第八版)●CACJ中国应用型权威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级)●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是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自1974年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2025年08期 No.352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