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访问量:39354

混凝土研究

  • 玻璃微珠对OPC-SAC体系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在3D打印中应用

    曹香鹏;黄明洋;

    通过在OPC-SAC体系和矿物掺合料组成的复合胶凝材料中掺入中空玻璃微珠,制备出了符合挤出式建筑3D打印要求的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初凝时间为11~19 min,终凝时间为20~45 min;3 d抗压强度为50~70 MPa,3 d抗折强度为5~7 MPa,28 d抗压强度为60~90 MPa,28 d抗折强度为7~12 MPa;可满足建筑3D打印的可挤出性、可建造性和可连续性的要求。

    2020年02期 No.28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 海洋环境下珊瑚混凝土中钢筋表面蚀坑发展的研究

    吴庆;王刚;顾鹏远;史文浩;李薛忠;许耀;王石林;

    为了研究不同海洋环境下珊瑚混凝土中钢筋表面蚀坑的发展情况,通过浸泡和干湿循环两种养护方式来模拟水下区和潮汐区两种环境,对比分析了两种环境下珊瑚混凝土中HPB300钢筋的锈积率、失重率以及其与蚀坑数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表面蚀坑的尺寸分布模型并阐述了蚀坑的生长演变机理。研究表明,对比浸泡条件,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混凝土中钢筋失重率及锈积率更高,且在60 d时蚀坑数量出现小规模的集中增长;不同时期钢筋表面蚀坑尺寸分布函数均可表示为P=α+βe~(εS),且其中大部分都属于亚稳态的微观蚀坑;在干湿循环养护方式下首先发育出尺寸较大的宏观蚀坑;90 d内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干湿循环下蚀坑尺寸分布不均,而浸泡条件下蚀坑尺寸渐趋接近。

    2020年02期 No.28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触发型微胶囊钢筋阻锈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综述

    宋子健;蔡焕春;刘永琦;葛云云;蒋林华;储洪强;王婉怡;

    从钢筋混凝土的钢筋锈蚀理论出发,结合混凝土材料科学,概述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与触发机理,列举了不同触发型微胶囊阻锈剂的触发方式及触发过程;介绍了适用于研究微胶囊基本性能与表征的测试体系;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微胶囊阻锈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成果,指出了研究现状中的一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2020年02期 No.28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 基于温度-应力试验的掺膨胀剂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纪宪坤;刘猛;向飞;饶蔚兰;王海龙;刘勇;

    通过温度-应力试验研究了钙质和镁质膨胀剂(Type-CaO, Type-MgO)对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10%Type-MgO和Type-CaO膨胀剂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较基准混凝土分别提高了3.6%和14.0%,断裂温度相对基准混凝土分别降低了9.7℃和1.7℃;约束条件下,掺10%Type-MgO膨胀剂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和断裂应力相对基准混凝土均提高约27%,而掺10%Type-CaO膨胀剂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和断裂应力与基准混凝土无明显区别;数据表明,镁质膨胀剂相比钙质膨胀剂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钙质膨胀剂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

    2020年02期 No.28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 干湿循环下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

    惠洋;刘荣桂;徐荣进;石炜;刘尚志;郭彦领;

    对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在不同浓度硫酸盐干湿循环条件下进行了侵蚀试验,测定了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蚀系数、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变化率。并辅以SEM电镜和EDS成分分析,探究了不同浓度硫酸盐侵蚀下试件微观损伤过程和侵蚀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盐干湿环境下,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蚀系数、质量变化率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浓度越高,侵蚀破坏的周期越短。通过微观分析发现,试件侵蚀产物多为硫酸钠结晶、钙矾石和石膏以及少量碳化碳硫硅钙石结晶。此外,实验室烘干会加速试件本身和侵蚀结晶碳化,生成碳硫硅钙石结晶。

    2020年02期 No.286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石膏对铝酸钙水泥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

    李亚丽;赵兰英;张舜泉;

    用二水石膏(CaSO_4·2H_2O)和α型半水石膏(α-CaSO_4·0.5H_2O)粉末分别部分取代铝酸钙水泥(CAC)制备了CAC混凝土,研究了其在不同掺量下对CAC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CAC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氯离子渗透性以及抗硫酸盐的侵蚀性能,探究了CaSO_4类型和掺量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CaSO_4会降低CAC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可显著抑制其后期强度衰减,当CaSO_4·2H_2O和α-CaSO_4·0.5H_2O掺量分别为6%和4%时,CAC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衰减量最低,Cl-扩散系数最小,且在Na2SO4侵蚀溶液中劣化程度最低。因此,CaSO_4·2H_2O和α-CaSO_4·0.5H_2O均可有效改善CAC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两者的最优掺量分别为6%和4%。

    2020年02期 No.286 24-2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不同组成材料对混凝土韧性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

    瞿竹;张力;王德辉;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槽口裂缝问题,研究了不同组成材料对混凝土韧性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辅助性胶凝材料和复合纤维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指数和冲击能,掺入辅助性胶凝材料混凝土的韧性指数增大了13%~113%,冲击能增大了-19%~84%。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分析仪的测试结果表明,辅助性胶凝材料的掺入降低了纤维-水泥石界面过渡区Ca(OH)_2和钙矾石的含量,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020年02期 No.28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水泥混凝土制品

  • 地铁盾构管片渗水部位泛白现象的试验研究

    赵亮;黄毓彬;

    依托某在建地铁工程,通过对管片混凝土、盾构注浆、地下水质、泛白物等进行试验检测和研究,并结合同批次管片拼装后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管片渗水处泛白的原因。结果表明,管片渗水部位的泛白是盾构注浆浆体中的Ca(OH)_2随渗水水流进入管片,在管片表面与空气中的CO_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色的碳酸钙,而不是管片混凝土自身的泛碱。

    2020年02期 No.286 32-3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 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童小飞;刘磊;王成启;

    基于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和研究经验,结合商合杭客运专线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揭扳工艺性试验及现场施工实践,总结了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方法、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了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最佳的灌注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控制参数及指标,总结了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施工质量控制关键要点。结果表明,扩展度为640~660 mm,T_(500)最佳范围在4~6 s,灌注时间为8~12 min较好,应用此工艺能够确保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大规模施工时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大幅提升了灌注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2020年02期 No.286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 分布筋对ECC压杆性能的影响研究

    罗敏;胡世翔;

    为了研究分布筋对ECC压杆性能的影响,对5个ECC独立压杆进行了受压试验。研究表明,在ECC压杆中有必要布置钢筋,且仅配竖向分布筋不利于裂缝的控制;双向配置0.001 6的分布筋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和控制试件使用阶段的裂缝;试验得到的ECC的压杆有效影响系数均大于1.6;减少50%的分布筋用量后ECC压杆仍可获得与混凝土类似的压杆强度。

    2020年02期 No.286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纤维水泥及制品

  • 聚丙烯纤维煤矸石保温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刘鸽;张泽平;李宇鹏;刘尧尧;

    在设计强度为C35的煤矸石保温混凝土中分别掺入0.05%、0.1%、0.15%和0.2%的聚丙烯纤维(PPF),并对3 d、7 d、14 d及28 d龄期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各龄期下,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PPF掺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纤维掺量为0.05%时提高最大;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PPF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依据7 d的抗压强度可以较好地预测28 d抗压强度。

    2020年02期 No.28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 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及在巷道中的应用展望

    史玉良;陈新明;焦华喆;韩晓龙;靳翔飞;

    介绍了国内外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韧性、耐久性能等,分析了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改性机理。最后,鉴于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韧性及耐久性能,对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在软岩巷道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2020年02期 No.286 51-5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 HRB400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子胜;刘盼;王文迪;惠存;海然;

    设计了28组拉拔试件,研究了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再生骨料取代率、钢筋直径和锚固长度对HRB400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试件的黏结强度下降;与再生骨料取代率为0相比,当再生骨料取代率为100%时,试件的黏结强度下降幅度最大;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黏结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极限荷载下钢筋自由端的滑移值也相应增加;钢筋直径增大时,其黏结强度有所降低;有效锚固长度增大时,黏结强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有效锚固长度为5d时的极限黏结强度最大。

    2020年02期 No.28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房建材料及制品

  • 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预制混凝土墙板质量控制技术和应用

    赵志刚;杨思忠;任成传;王志礼;董铁良;刘兴华;王群;常世涛;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迫切需要发展高品质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预制构件。本文介绍了两种典型的高品质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预制构件:瓷板饰面和装饰造型清水混凝土饰面,并阐述了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预制混凝土墙板的质量控制技术和工程应用情况。

    2020年02期 No.28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 轻质装配式叠合楼板拼接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杨正俊;

    提出了一种轻质装配式叠合楼板,由压型钢板、带桁架钢筋轻质陶粒混凝土预制层及普通混凝土现浇层三部分组成,在拼接处增设构造钢筋并用栓钉将楼板与钢梁焊接。分析了各级加载下试件在拼接处的抗弯承载力、挠度以及裂缝等力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拼接处的构造措施能有效提高叠合楼板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与普通叠合楼板相比,该种楼板具有自重低、承载力高、延性好及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0年02期 No.286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对高层建筑结构影响分析

    毕伟;尚帆;李明;

    以某在建高层混凝土结构为背景,考虑分析工况、施工工况、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SAP2000对由收缩和徐变产生的竖向变形和内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变和竖向荷载是导致竖向变形的主要原因,而收缩是导致竖向变形的次要原因;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与核心筒的变形差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小并趋于稳定,由变形产生的构件内力逐渐减小;施工完成后结构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变形,同时施工完成后变形随时间变化的速率逐渐变缓;由收缩与徐变结构产生的竖向变形和内力变化不会对该高层建筑结构的使用和安全产生明显影响。

    2020年02期 No.286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钢-聚丙烯纤维再生砂浆性能试验研究

    曹鑫铖;金宝宏;孙呈凯;李家俊;李晓路;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再生细骨料替代率、钢纤维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再生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及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压、抗折强度明显增大,对砂浆的抗冻性影响不大;聚丙烯纤维对砂浆的强度及抗冻性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变砂浆的脆性;随着再生细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强度及抗冻性均显著增强;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砂浆强度及抗冻性明显降低。经过数据拟合,再生砂浆的抗压强度相比抗折强度与抗冻性具有更好的相关性。采用正交分析法得出不掺粉煤灰、再生细骨料替代率为45%,钢纤维掺量为1.5%,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1%时,再生砂浆性能最优。在此基础上,通过质量分数为1%、2%、3%、4%的HCl对骨料进行改性处理,结果显示,2%质量分数的HCl改性效果最好。

    2020年02期 No.286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9K]
  • 透明轻骨料混凝土制备及耐久性研究

    郭旭东;戴毓;

    为了制备性能良好的透明轻骨料混凝土,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纤掺量时轻骨料混凝土的透光性能、抗冻性和抗渗性。结果表明,以卤钨灯和白炽灯为光源时,透明轻骨料混凝土均能透过可见光与红外光,随着光纤掺量的增多,透光率以线性规律增长,白炽灯照射时的透光率大于卤钨灯;透明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均随光纤掺量的增多逐渐降低,通过在光纤表面涂覆环氧树脂,能明显提高透明轻骨料混凝土的抗渗性;综合考虑,透明轻骨料混凝土中光纤体积比应小于4%。

    2020年02期 No.28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检测及试验方法研究

  • 基于交流电原理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测试方法

    尹暖暖;万小梅;赵铁军;韩林;田砾;王鹏刚;申晨;

    为配合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交流电测量方法》评价标准的建立,采用了交流电测法、电通量法(ASTM C1202)和快速氯离子扩散系数法(RCM)三种试验方法,定量评价了普通、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抗Cl-渗透的能力。结果表明,当水灰比、粉煤灰及矿渣粉掺量变化时,交流电测法在多数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交流电测法与ASTM C1202法、RCM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 86、0.770 89。

    2020年02期 No.28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施工技术研究

  • 地下工程预制技术应用现状及预制衬砌关键技术研究

    林志;郝理;吴森阳;谭忠;

    传统地下工程的建设采用现浇施工,存在工序繁杂、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发展地下预制装配技术是解决上述困难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预制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矿山法公路隧道的预制衬砌结构的接头构造、结构防水、结构分块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出了符合矿山法公路隧道的预制衬砌分块方案。

    2020年02期 No.28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节能与环保

  • 不同减水剂对再生砂浆流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陶李尧;殷险峰;罗健林;周桂银;李秋义;

    设计了27个配合比,研究了不同种类及掺量的减水剂对再生细骨料砂浆基本工作流变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掺量为20%时,掺0.55%、0.65%、0.75%的聚羧酸减水剂再生砂浆的2 h稠度损失率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20.18%、17.67%、14.89%和18.1 MPa、19.2 MPa、20.5 MPa,均优于同等掺量下的三聚氰胺减水剂和萘系减水剂。

    2020年02期 No.286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 一种磷石膏轻骨料制备技术

    吴赤球;吕伟;孙涛;

    提出了一种磷石膏轻骨料制备技术,介绍了磷石膏轻骨料的两种不同用途:制品用轻骨料、水稳层用轻骨料,并对所制备的磷石膏轻骨料的密度、筒压强度、吸水率和软化系数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磷石膏轻骨料均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0年02期 No.286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欢迎订阅2020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8-80)《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是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入选2017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2-1173/TU,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4637。辟有"专家论坛"、"混凝土研究"、"水泥混凝土制品"、"纤维水泥及制品"、"房建材料及制品"、"检测及试验方法研究"、"施工技术研究"、"节能与环保"、"标准解读"、"技术装备"等栏目。自1974年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2020年02期 No.286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 好版面不等人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广告火热征订中...

    <正>《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是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技术期刊。自1974年创刊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以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为己任,主要报道范围:国内外混凝土研究、水泥混凝土制品、纤维水泥及其制品、房建材料及其制品、节能与环保、技术装备、施工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新经验及最新发展动向。

    2020年02期 No.28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