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香鹏;黄明洋;
通过在OPC-SAC体系和矿物掺合料组成的复合胶凝材料中掺入中空玻璃微珠,制备出了符合挤出式建筑3D打印要求的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初凝时间为11~19 min,终凝时间为20~45 min;3 d抗压强度为50~70 MPa,3 d抗折强度为5~7 MPa,28 d抗压强度为60~90 MPa,28 d抗折强度为7~12 MPa;可满足建筑3D打印的可挤出性、可建造性和可连续性的要求。
2020年02期 No.28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 吴庆;王刚;顾鹏远;史文浩;李薛忠;许耀;王石林;
为了研究不同海洋环境下珊瑚混凝土中钢筋表面蚀坑的发展情况,通过浸泡和干湿循环两种养护方式来模拟水下区和潮汐区两种环境,对比分析了两种环境下珊瑚混凝土中HPB300钢筋的锈积率、失重率以及其与蚀坑数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表面蚀坑的尺寸分布模型并阐述了蚀坑的生长演变机理。研究表明,对比浸泡条件,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混凝土中钢筋失重率及锈积率更高,且在60 d时蚀坑数量出现小规模的集中增长;不同时期钢筋表面蚀坑尺寸分布函数均可表示为P=α+βe~(εS),且其中大部分都属于亚稳态的微观蚀坑;在干湿循环养护方式下首先发育出尺寸较大的宏观蚀坑;90 d内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干湿循环下蚀坑尺寸分布不均,而浸泡条件下蚀坑尺寸渐趋接近。
2020年02期 No.28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宋子健;蔡焕春;刘永琦;葛云云;蒋林华;储洪强;王婉怡;
从钢筋混凝土的钢筋锈蚀理论出发,结合混凝土材料科学,概述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与触发机理,列举了不同触发型微胶囊阻锈剂的触发方式及触发过程;介绍了适用于研究微胶囊基本性能与表征的测试体系;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微胶囊阻锈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成果,指出了研究现状中的一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2020年02期 No.28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 纪宪坤;刘猛;向飞;饶蔚兰;王海龙;刘勇;
通过温度-应力试验研究了钙质和镁质膨胀剂(Type-CaO, Type-MgO)对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10%Type-MgO和Type-CaO膨胀剂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较基准混凝土分别提高了3.6%和14.0%,断裂温度相对基准混凝土分别降低了9.7℃和1.7℃;约束条件下,掺10%Type-MgO膨胀剂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和断裂应力相对基准混凝土均提高约27%,而掺10%Type-CaO膨胀剂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和断裂应力与基准混凝土无明显区别;数据表明,镁质膨胀剂相比钙质膨胀剂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钙质膨胀剂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
2020年02期 No.28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 惠洋;刘荣桂;徐荣进;石炜;刘尚志;郭彦领;
对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在不同浓度硫酸盐干湿循环条件下进行了侵蚀试验,测定了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蚀系数、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变化率。并辅以SEM电镜和EDS成分分析,探究了不同浓度硫酸盐侵蚀下试件微观损伤过程和侵蚀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盐干湿环境下,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蚀系数、质量变化率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浓度越高,侵蚀破坏的周期越短。通过微观分析发现,试件侵蚀产物多为硫酸钠结晶、钙矾石和石膏以及少量碳化碳硫硅钙石结晶。此外,实验室烘干会加速试件本身和侵蚀结晶碳化,生成碳硫硅钙石结晶。
2020年02期 No.286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李亚丽;赵兰英;张舜泉;
用二水石膏(CaSO_4·2H_2O)和α型半水石膏(α-CaSO_4·0.5H_2O)粉末分别部分取代铝酸钙水泥(CAC)制备了CAC混凝土,研究了其在不同掺量下对CAC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CAC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氯离子渗透性以及抗硫酸盐的侵蚀性能,探究了CaSO_4类型和掺量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CaSO_4会降低CAC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可显著抑制其后期强度衰减,当CaSO_4·2H_2O和α-CaSO_4·0.5H_2O掺量分别为6%和4%时,CAC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衰减量最低,Cl-扩散系数最小,且在Na2SO4侵蚀溶液中劣化程度最低。因此,CaSO_4·2H_2O和α-CaSO_4·0.5H_2O均可有效改善CAC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两者的最优掺量分别为6%和4%。
2020年02期 No.286 24-2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瞿竹;张力;王德辉;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槽口裂缝问题,研究了不同组成材料对混凝土韧性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辅助性胶凝材料和复合纤维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指数和冲击能,掺入辅助性胶凝材料混凝土的韧性指数增大了13%~113%,冲击能增大了-19%~84%。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分析仪的测试结果表明,辅助性胶凝材料的掺入降低了纤维-水泥石界面过渡区Ca(OH)_2和钙矾石的含量,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020年02期 No.28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 赵亮;黄毓彬;
依托某在建地铁工程,通过对管片混凝土、盾构注浆、地下水质、泛白物等进行试验检测和研究,并结合同批次管片拼装后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管片渗水处泛白的原因。结果表明,管片渗水部位的泛白是盾构注浆浆体中的Ca(OH)_2随渗水水流进入管片,在管片表面与空气中的CO_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色的碳酸钙,而不是管片混凝土自身的泛碱。
2020年02期 No.286 32-3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 童小飞;刘磊;王成启;
基于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和研究经验,结合商合杭客运专线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揭扳工艺性试验及现场施工实践,总结了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方法、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了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最佳的灌注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控制参数及指标,总结了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施工质量控制关键要点。结果表明,扩展度为640~660 mm,T_(500)最佳范围在4~6 s,灌注时间为8~12 min较好,应用此工艺能够确保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大规模施工时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大幅提升了灌注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2020年02期 No.286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 罗敏;胡世翔;
为了研究分布筋对ECC压杆性能的影响,对5个ECC独立压杆进行了受压试验。研究表明,在ECC压杆中有必要布置钢筋,且仅配竖向分布筋不利于裂缝的控制;双向配置0.001 6的分布筋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和控制试件使用阶段的裂缝;试验得到的ECC的压杆有效影响系数均大于1.6;减少50%的分布筋用量后ECC压杆仍可获得与混凝土类似的压杆强度。
2020年02期 No.286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 刘鸽;张泽平;李宇鹏;刘尧尧;
在设计强度为C35的煤矸石保温混凝土中分别掺入0.05%、0.1%、0.15%和0.2%的聚丙烯纤维(PPF),并对3 d、7 d、14 d及28 d龄期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各龄期下,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PPF掺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纤维掺量为0.05%时提高最大;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PPF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依据7 d的抗压强度可以较好地预测28 d抗压强度。
2020年02期 No.28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 史玉良;陈新明;焦华喆;韩晓龙;靳翔飞;
介绍了国内外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韧性、耐久性能等,分析了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改性机理。最后,鉴于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韧性及耐久性能,对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在软岩巷道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2020年02期 No.286 51-5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 杨子胜;刘盼;王文迪;惠存;海然;
设计了28组拉拔试件,研究了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再生骨料取代率、钢筋直径和锚固长度对HRB400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试件的黏结强度下降;与再生骨料取代率为0相比,当再生骨料取代率为100%时,试件的黏结强度下降幅度最大;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黏结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极限荷载下钢筋自由端的滑移值也相应增加;钢筋直径增大时,其黏结强度有所降低;有效锚固长度增大时,黏结强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有效锚固长度为5d时的极限黏结强度最大。
2020年02期 No.28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 赵志刚;杨思忠;任成传;王志礼;董铁良;刘兴华;王群;常世涛;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迫切需要发展高品质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预制构件。本文介绍了两种典型的高品质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预制构件:瓷板饰面和装饰造型清水混凝土饰面,并阐述了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预制混凝土墙板的质量控制技术和工程应用情况。
2020年02期 No.28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 杨正俊;
提出了一种轻质装配式叠合楼板,由压型钢板、带桁架钢筋轻质陶粒混凝土预制层及普通混凝土现浇层三部分组成,在拼接处增设构造钢筋并用栓钉将楼板与钢梁焊接。分析了各级加载下试件在拼接处的抗弯承载力、挠度以及裂缝等力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拼接处的构造措施能有效提高叠合楼板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与普通叠合楼板相比,该种楼板具有自重低、承载力高、延性好及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0年02期 No.286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 毕伟;尚帆;李明;
以某在建高层混凝土结构为背景,考虑分析工况、施工工况、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SAP2000对由收缩和徐变产生的竖向变形和内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变和竖向荷载是导致竖向变形的主要原因,而收缩是导致竖向变形的次要原因;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与核心筒的变形差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小并趋于稳定,由变形产生的构件内力逐渐减小;施工完成后结构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变形,同时施工完成后变形随时间变化的速率逐渐变缓;由收缩与徐变结构产生的竖向变形和内力变化不会对该高层建筑结构的使用和安全产生明显影响。
2020年02期 No.286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曹鑫铖;金宝宏;孙呈凯;李家俊;李晓路;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再生细骨料替代率、钢纤维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再生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及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压、抗折强度明显增大,对砂浆的抗冻性影响不大;聚丙烯纤维对砂浆的强度及抗冻性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变砂浆的脆性;随着再生细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强度及抗冻性均显著增强;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砂浆强度及抗冻性明显降低。经过数据拟合,再生砂浆的抗压强度相比抗折强度与抗冻性具有更好的相关性。采用正交分析法得出不掺粉煤灰、再生细骨料替代率为45%,钢纤维掺量为1.5%,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1%时,再生砂浆性能最优。在此基础上,通过质量分数为1%、2%、3%、4%的HCl对骨料进行改性处理,结果显示,2%质量分数的HCl改性效果最好。
2020年02期 No.286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9K] - 郭旭东;戴毓;
为了制备性能良好的透明轻骨料混凝土,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纤掺量时轻骨料混凝土的透光性能、抗冻性和抗渗性。结果表明,以卤钨灯和白炽灯为光源时,透明轻骨料混凝土均能透过可见光与红外光,随着光纤掺量的增多,透光率以线性规律增长,白炽灯照射时的透光率大于卤钨灯;透明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均随光纤掺量的增多逐渐降低,通过在光纤表面涂覆环氧树脂,能明显提高透明轻骨料混凝土的抗渗性;综合考虑,透明轻骨料混凝土中光纤体积比应小于4%。
2020年02期 No.28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