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访问量:40737

混凝土研究

  • 复合黏度改性剂对C60清水混凝土性能的优化分析

    姜骞;夏鹏飞;徐文;潘利;

    自主研发了一种复合黏度改性剂(CVMA),研究了掺量为0~15%的CVMA对C60桥塔清水混凝土新拌性能、硬化性能和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掺10%的CVMA可降低清水混凝土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56.9%,并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掺入CVMA可以改善清水混凝土的气泡稳定性、优化气泡结构,从而减少清水混凝土的外观气泡缺陷,同时可抑制色差缺陷,达到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

    2023年02期 No.322 1-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 低回弹高早强喷射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王家赫;谢永江;冯仲伟;谭盐宾;李化建;李享涛;仲新华;

    为降低喷射混凝土施工回弹率、提高其早期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结合铁路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体系对喷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研发了喷射混凝土用功能材料,并提出低回弹高早强喷射混凝土制备技术。通过试验室试验和工程应用案例,验证了该功能材料配制技术的可行性和使用效果。试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回弹率与其流变参数密切相关,所研发的功能材料与速凝剂复掺可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降低施工回弹率。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技术后,所制备的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回弹率≤10%,喷射混凝土8 h抗压强度≥10 MPa,24 h抗压强度≥15 MPa,56 d电通量<1 200 C,满足隧道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2023年02期 No.322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偏高岭土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

    王军平;

    研究了偏高岭土(MK)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氯离子固化能力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MK能够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氯离子固化能力,改善抗氯离子渗透性;当MK掺量为15%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氯离子固化率和抗氯离子渗透性最佳。XRD和DTG分析表明:MK能够通过参与水泥水化反应生成无机聚合物凝胶和Friedel盐,从而提高对氯离子的固化能力;孔结构分析验证了MK的填充效应可有效降低和延缓氯离子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迁移,优化了孔径分布,降低了孔隙率。

    2023年02期 No.322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 温度匹配养护对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张平;郑海康;刘洋;古龙龙;马旭东;陈旭;

    在胶凝材料总量、水胶比以及复合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掺配比例,研究了温度匹配养护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并与标准养护下的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匹配养护显著加速了混凝土的水化进程,使粉煤灰、矿粉的化学活性较早地发挥出来,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得更为致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2023年02期 No.322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 碳化硼对铁矿石混凝土亚高温后性能的影响研究

    侯景鹏;魏浩然;

    以5%的碳化硼等质量取代褐铁矿砂,制备了强度等级C50和密度等级RS2的铁矿石防辐射混凝土,研究了其在不同亚高温温度下的热工性能以及145℃处理5 d前后力学及耐久性能,分析了碳化硼在亚高温前后对铁矿石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碳化硼的掺入提高了铁矿石混凝土的比热容、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抗折强度,但降低了铁矿石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亚高温后,碳化硼的填充效果明显,优化了气泡参数,提高了铁矿石混凝土微观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减缓铁矿石混凝土耐久性能劣化过快的情况,维持铁矿石混凝土亚高温后的防辐射稳定性。

    2023年02期 No.32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EPEG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常温制备与性能研究

    刘少兵;程绍娟;陈森章;林海阳;崔珊珊;杨国武;

    将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EPEG)大单体与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得到EPEG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PCE-E,并分析了酸醚比、酯醚比、滴加时间等因素对PCE-E减水、缓释、保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0℃、酸醚比为2.10、酯醚比为2.9、引发剂用量为0.7%、还原剂用量为0.2%、催化剂用量为0.3%、链转移剂用量为0.4%、滴加时间为60 min时,制备得到的PCE-E综合性能最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2023年02期 No.32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综述

    周泉;马可;

    从混凝土劈拉疲劳、疲劳损伤、黏结滑移本构模型三个角度总结了混凝土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发现斜向配箍和加入钢纤维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比较了三种疲劳损伤理论,其中,概率疲劳损伤理论较符合实际,可以用来计算循环荷载下的损伤累计值,另外,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可信度较高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发现这些模型趋势大致相同,但峰值存在差异,并提出了引起差异的因素。

    2023年02期 No.322 28-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石墨烯-羧基化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王小凡;朱华;赵乙丁;鲍溢;

    测试了不同质量比的石墨烯-羧基化碳纳米管(G-CNT)水泥基复合材料在25、200、400、600℃下的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结果表明:400℃以内,添加G-CNT复合材料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残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对质量损失的影响较小,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提高;400℃时,掺入0.10%CNT和0.05%G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仅下降了21.43%;400~600℃时,结合XRD和SEM结果可知,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严重破坏,力学性能显著下降;G5C10组为最佳配比,25~400℃时,在最佳配比下,G、CNT复掺后可以延缓或抑制因为高温爆裂引起的微孔隙和裂缝的扩散,形成致密化结构,进而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

    2023年02期 No.322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水泥混凝土制品

  • 混凝土黏聚性对预制箱梁外观质量的影响研究

    刁锡刚;刘洋;徐林;朱云升;肖钰臻;

    为研究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进行了黏聚性评价,通过测定各组混凝土的黏聚性指数研究发现:当C50预制箱梁混凝土水胶比为0.32、砂率为38%、粉煤灰掺量为16%、外加剂掺量为1.1%时,其黏聚性最佳,黏聚性指数达到77.9,较基准组提高了18.4%。工程应用表明,优化后的混凝土配合比可有效改善由于黏聚性差导致的预制箱梁外观质量问题。

    2023年02期 No.322 38-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PCCP插口环与钢筒焊缝微渗漏处理工艺研究

    徐松;

    针对PCCP插口环与钢筒焊缝微渗漏处的问题,采用内角焊缝焊接+高压注胶+内缝填充+涂刷聚脲封面的综合处理工艺,对微渗漏问题进行了有效处理。整体水压试验及长期运行效果均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较理想。

    2023年02期 No.322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 交通荷载作用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疲劳损伤研究现状

    万泽昊;雷金波;

    基于理论、试验和有限元分析三种方法,阐述了交通荷载作用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疲劳损伤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与解决措施。

    2023年02期 No.32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纤维水泥及制品

  • 玄武岩纤维和外加剂对混凝土力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

    夏艳晴;种娜;林燕;钟文;王宁;

    研究了玄武岩纤维(BF)、可再分散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UEA膨胀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基本呈降低趋势,拉压比先减小后增大;随着BF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拉压比基本呈增大趋势,抗裂性能提升;复掺BF、可再分散乳胶粉、HEMC、UEA膨胀剂和K12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较复掺BF、可再分散乳胶粉、HEMC和UEA膨胀剂时有所降低,但拉压比增大,抗裂性能显著提升。

    2023年02期 No.322 51-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 不同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刘军宏;郑银林;马锋玲;刘艳霞;王利娜;

    对比研究了日本PVA纤维(J-PVA纤维)和国产PVA纤维(C-PVA、S-PVA纤维)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性能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纤维体积掺量为2.0%的条件下,掺J-PVA纤维的ECC能够完全实现多点开裂,应变硬化特征显著,28 d极限拉应变在3.7%以上;掺C-PVA纤维ECC的28 d极限拉应变在2.1%以上,增韧效果良好,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S-PVA纤维对ECC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如J-PVA纤维和C-PVA纤维,工程应用中应注意优选甄别。

    2023年02期 No.322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房建材料及制品

  • 表观密度与孔结构对微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曹万智;高潇;代佳;王洪镇;杨永恒;

    采用料浆容重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分别制备了表观密度为600、800、1 000、1 200 kg/m~3的微孔混凝土,并研究了表观密度与孔结构对微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孔混凝土抗压强度在1.68~10.57 MPa之间,导热系数在0.081~0.140 W/(m·K)之间,吸水率在29.76%~48.16%之间,且微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对上述性能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孔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孔隙率、孔分布均匀性、平均孔径大小等因素对微孔混凝土性能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影响。

    2023年02期 No.322 60-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造过程碳减排量评估模型研究与应用

    王铁柱;张佳阳;赵炜璇;杨飞华;

    通过建立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碳减排技术评估模型,提出了固废回收利用、绿色能源、余热利用等减碳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减碳措施可有效降低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阶段的碳排放,为实现蒸压加气混凝土“双碳”目标选择合理技术方向提供依据。

    2023年02期 No.322 65-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 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的泡沫混凝土单轴拉伸三维数值模拟

    饶烽瑞;

    采用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泡沫混凝土三维模型的单轴拉伸,通过与文献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基于对孔隙率为30%~70%、单元孔隙球度为0.6~1.0的泡沫混凝土三维模型的模拟结果,探讨了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对抗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弹性模量、强度和断裂能)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单元孔隙球度的增加而提升。泡沫混凝土三维模型的抗拉性能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这是由于孔隙随机分布导致不同模型的水泥骨架壁厚级配不同所致,在壁厚较薄的局部区域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削弱泡沫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2023年02期 No.322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节能降碳

  • 纳米材料改性对再生粗骨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马书山;张勇;杨淑娟;曾志勇;杨飞;李康;

    研究了碳纳米管、纳米SiO_2和纳米CaCO_3的分散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再生粗骨料吸水率、压碎值、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的影响,并通过SEM分析了纳米材料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经纳米材料改性后,再生粗骨料的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分别稳定在1 260 kg/m~3、2 650 kg/m~3左右,且能够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碳纳米管浓度为0.20%、浸泡时间为24 h时,能使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最大降低4.24%,压碎值最大降低18.75%;当纳米SiO_2浓度为7%、浸泡时间为72 h时,能使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最大降低15.70%,压碎值最大降低19.53%;当纳米CaCO_3浓度为7%、浸泡时间为72 h时,能使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最大降低9.62%,压碎值最大降低26.56%;SEM分析结果表明,经纳米材料改性后,再生粗骨料的表面变得均匀,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密实。

    2023年02期 No.322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磷渣的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彭文彬;张荣华;崔贺龙;

    研究了单掺化学试剂(甲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石灰)、单掺固硫灰(10%、20%、30%)、复掺固硫灰与甲酸钙对磷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改性磷渣基辅助胶凝材料,并研究了其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掺其他化学试剂,单掺3%甲酸钙对磷渣水泥凝结时间的改善效果最好;单掺固硫灰时,随着固硫灰掺量的增加,磷渣水泥的凝结时间呈降低趋势;复掺固硫灰与甲酸钙时,综合考虑凝结时间、流动性、活性,复掺20%固硫灰与2%甲酸钙对磷渣的改性效果最好;制备的改性磷渣基辅助胶凝材料可替代常用辅助胶凝材料(矿粉、粉煤灰等)制备混凝土。

    2023年02期 No.322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 多元复合掺合料对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

    赵俭斌;徐禹佳;王亭;张延年;

    制备了铁尾矿-煤矸石二元复合掺合料和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三元复合掺合料,研究了复合掺合料的配比和替代率、活化剂的种类(NaOH、Ca(OH)_2、Na_2SiO_3)和掺量对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了胶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对于二元复合掺合料,当铁尾矿粉与煤矸石粉的质量比为1∶1时,胶砂的28 d抗压、抗折强度达到最大,抗裂性能较好;对于三元复合掺合料,当铁尾矿粉、粉煤灰、煤矸石粉的质量比为4∶3∶1时,胶砂的28 d抗压强度最大,28 d抗折强度较高,抗裂性能较好;随着三元复合掺合料替代率的增加,胶砂的抗压、抗折强度基本呈降低趋势;活化剂NaOH对胶砂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较Ca(OH)_2和Na_2SiO_3好,NaOH的最佳掺量为1.6%。

    2023年02期 No.322 84-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5K]
  • 大理石粉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杨子园;籍凤秋;宋雅情;陈帅伟;陈子涵;范林海;

    研究了大理石粉的细度(13μm、18μm、38μm)和掺量(0、5%、10%、15%、20%)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力学性能和碱活性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分析了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大理石粉掺量的增加,浆体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先增大后减小,流动度增大,且大理石粉的细度越大,标准稠度用水量和流动度越大;掺加适量(5%)的大理石粉可以有效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且大理石粉的细度越大,对抗压、抗折强度的提高效果相对越明显;大理石粉的细度越大,水泥基材料的28 d膨胀率越大;微观结果表明,大理石粉在水泥基材料中起到微集料填充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活性。

    2023年02期 No.322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 建筑用砂石资源短缺现状及对策思考

    崔军;徐迅;游潘丽;纪梦琦;聂艳妮;王宗浩;喻锐;龙浩;

    分析了我国建筑用砂石资源短缺的原因,包括砂石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天然砂石资源被限制开采等;探讨了现阶段建筑用砂石存在的问题,如价格波动大、供求不平衡、机制砂石质量良莠不齐等;提出了缓解建筑用砂石资源短缺和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可为我国建筑用砂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No.32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读者之友

  •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23年热点专题征稿启事

    <正>1期刊简介《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月刊,是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和CCPA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自1974年创刊以来,我们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注重报道内容的导向性、学术性、新颖性、实用性,是我国建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学术期刊,多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

    2023年02期 No.322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