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访问量:40737

混凝土研究

  •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温损伤后UHPC残余抗压强度预测

    欧阳利军;容文照;谢冰清;丁斌;

    以水胶比、m_(硅灰)∶m_(水泥)、m_(粉煤灰)∶m_(水泥)、m_(石英砂)∶m_(水泥)、m_(石英粉)∶m_(水泥)、钢纤维掺量、PP纤维掺量、常温标准养护、热水养护、干热养护和加热温度11个影响因素为输入变量,建立了BP神经网络、麻雀搜索算法优化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人工神经网络(GA-BP)和支持向量机回归四种模型,并对高温损伤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残余抗压强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与基于试验经验的计算模型预测结果相比,以上4个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误差基本控制在15%以内,其中,GA-BP模型的预测结果最优,R~2达到0.949。

    2025年02期 No.34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 温度、相对湿度循环下砂浆的硫酸盐半浸泡损伤机理研究

    杨枫林;赵亚松;陈菲;贺知章;高建明;

    研究了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砂浆试件半浸泡在硫酸钠溶液中的损伤劣化规律,进行了试件的质量变化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测试,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断层扫描、压汞仪法分析了硫酸盐侵蚀机理。结果表明:试件浸泡部分主要受到硫酸盐化学侵蚀,而干燥部分(未浸泡)主要受到硫酸盐物理侵蚀(膨胀);温度循环和相对湿度循环均能加速硫酸盐侵蚀,但不改变试件损伤劣化的发展趋势;试件的质量变化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总体上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温度循环、相对湿度循环能显著影响试件中10 nm~10μm毛细孔的孔隙率,但对凝胶孔和大孔的影响相对较小。

    2025年02期 No.346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成孔剂浓度对水泥基多孔材料孔结构及硬化性能的影响

    宋理燃;蒋俊;曾浩伦;卢忠远;金超;刘铁;杨奉源;

    采用不同掺量、不同浓度的成孔剂制备了水泥基多孔材料,通过强度测试、压汞试验、XRD、热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成孔剂对水泥基多孔材料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成孔剂掺量下,随着成孔剂浓度的增加,试件的孔隙率减小,孔径范围变窄,累计孔容减小,平均孔径减小,抗压强度增加;当成孔剂掺量为40%时,随着成孔剂浓度的增加,试件的导热系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成孔剂掺量为80%时,随着成孔剂浓度的增加,试件的导热系数呈增加趋势;通过提高成孔剂浓度可调控水泥基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2025年02期 No.346 13-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杂散电流对钢筋混凝土腐蚀作用的研究现状

    杨文涛;

    综述了杂散电流对钢筋混凝土腐蚀的基本机理和影响因素,介绍了现阶段关于杂散电流腐蚀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杂散电流目前的研究重点,并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杂散电流的研究方向。

    2025年02期 No.346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空间异形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研究与分析

    严智宇;孔艺达;谢皓宇;凤玉波;廖佳丽;

    以某悬索桥工程为背景,建立承台、下塔柱一、二节段3个有限元模型,对该空间异形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并通过设置冷却水管、调整入模温度、改变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放热过程。结果表明:布置冷却水管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峰值温度;降低入模温度,混凝土的峰值温度随之降低;中心位置处布置温度传感器能够较好地反应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2025年02期 No.346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铝酸盐水泥对粉煤灰地聚合物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马奇梅;尹纪龙;朱鹏瑞;虞剑英;薛润泽;王亚民;

    研究了铝酸盐水泥(CAC)对粉煤灰地聚合物自密实混凝土(FAGSCC)工作性、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C掺量的增加,FAGSCC的工作性降低,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提高,浆体与骨料的黏结强度提高,FAGSCC的微观结构致密,但延性与吸能能力下降。

    2025年02期 No.346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SAP内养护滞留孔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刘睿智;张萌;胡什塔尔·尼亚孜;曹建青;

    研究了不同掺量SAP滞留孔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掺引气剂的试件进行对比,分析了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孔隙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表观损伤和质量损失率来看,S0.3%组和S0.6%组试件的抗冻性能较差,但从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孔结构特征来看,S0.3%组和S0.6%组试件的抗冻性能较REF组好;总体上,掺入SAP对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的提高效果远大于其造成的质量损失;SAP滞留孔隙对试件冻融损伤破坏的改善效果与引气剂的作用相似,可以改善试件内部孔隙特征,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025年02期 No.346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水泥混凝土制品

  • 碱激发黄河淤泥生态砌块的力学性能及固化机理研究

    刘成才;

    采用静压成型法,以黄河淤泥为主要原材料,添加一定量的水泥和碱激发剂(生石灰、NaOH、水玻璃、CaCl2)制备了生态砌块,研究了水泥掺量(6%~30%)、碱激发剂单掺和复掺对生态砌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试块的抗压强度增大;单掺适量生石灰、NaOH、水玻璃、CaCl2均能有效提高试块的抗压强度;以上碱激发剂适量两两复掺可有效提高试块的抗压强度;生态砌块的抗压强度与混合料的化学成分、活性以及胶凝物质的数量、矿物组成、分布状态等有关。

    2025年02期 No.346 42-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缠丝过程中PCCP管芯变形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窦铁生;董晓农;赵磊;程冰清;董鹏;李炎隆;宁靖华;黎康平;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在管芯缠丝时,管芯内表面有时会出现环向裂缝。通过在PCCP管芯生产过程中植入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了管芯缠丝过程中钢筒的环向应变、管芯内表面的环向和纵向应变,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揭示了管芯缠丝变形的普遍规律。基于此,提出了降低管芯纵向应变峰值的改进方案。研究成果可为PCCP设计和缠丝过程改进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No.346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纤维材料及制品

  • 掺再生砖粉UHPC高温后的残余断裂能研究

    杨建强;

    研究了目标温度(25、200、400、600、800℃)、再生砖粉(RBP)取代率(0、30%、50%)、冷却方式(自然冷却、水冷却)对掺RBP的超高性能混凝土(RBP-UHPC)试件荷载-挠度曲线、残余断裂能的影响,并基于此建立了高温后RBP-UHPC残余断裂能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高温(200~800℃)后,RBP-UHPC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呈弯曲硬化特征;自然冷却和水冷却RBP-UHPC试件的残余断裂能随目标温度的升高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自然冷却条件下,当目标温度为25、400、600、800℃时,RBP-UHPC试件的残余断裂能随RBP取代率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而当目标温度为200℃时,RBP-UHPC试件的残余断裂能随RBP取代率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相较于水冷却,高温(200~800℃)后自然冷却RBP-UHPC试件的残余断裂能相对更高;建立的高温后RBP-UHPC残余断裂能计算模型的相关系数R2大于0.920,精度较高。

    2025年02期 No.346 53-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植物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方法综述

    姜德民;康红龙;徐浩东;胡思雨;

    介绍了植物纤维的分类、成分和性能,总结了植物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方法(纤维自身改性、混凝土基体强化),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对植物纤维进行合理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改性均能有效提升植物纤维与混凝土基体间的黏结性能,进而改善植物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在植物纤维混凝土中掺入适量掺合料(如偏高岭土、粉煤灰等)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力学及耐久性能。

    2025年02期 No.34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房建材料及制品

  • GFRP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王彦朋;张恒;聂晓梅;张芳芳;

    基于ABAQUS软件中的损伤模型,建立了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受弯性能有限元模型,研究了UHPC抗压强度、GFRP筋配筋率、GFRP筋极限拉应变、GFRP筋和钢筋混合配筋、GFRP-钢筋复合筋对试件受弯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平衡配筋率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随着UHPC抗压强度的增大,试件的刚度变化有限,极限承载力显著增大;随着GFRP筋配筋率的增大,试件的刚度、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最大挠度均增大;随着GFRP筋极限拉应变的增大,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最大挠度增大;混合配筋时,随着GFRP筋配筋面积的增加,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最大挠度增大;与纯GFRP筋试件相比,GFRP-钢筋复合筋试件有明显的屈服阶段,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呈“三折线”特征;建立的平衡配筋率计算公式的准确度较高。

    2025年02期 No.346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高强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胡利;李映春;黎平杰;程全;姜海波;

    对比研究了配置HRB600纵筋的UHPC梁构件和配置HRB400纵筋的C40混凝土梁构件的抗剪性能。结果表明:采用UHPC和HRB600高强钢筋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混凝土梁的抗裂性能、抗剪承载力和变形性能,推迟了弯曲裂缝的出现;当剪跨比为1.0、1.5、2.0时,与配置HRB400纵筋的C40混凝土梁构件相比,配置HRB600纵筋的UHPC梁构件的极限承载力Pu分别提高了147%、122%、103%,Pu对应的跨中挠度δu分别提高了22.5%、83.2%、145.0%;配置HRB600纵筋的UHPC梁构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受多因素影响,需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2025年02期 No.346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检测及试验方法研究

  • 小芯样钻芯法检测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李其廉;陈佳尧;敦彦茹;于子龙;耿立坤;刘毅;

    用第Ⅲ类灌浆料分别整体替代30%、50%的C30混凝土配制了混合料,设计制作了72个试块和4面实体墙,并从实体墙中钻取了直径分别为50 mm和70 mm的芯样(高径比为1)各96个,测试了试块和芯样的抗压强度,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结果表明:混合料抗压强度前期增速较快,后期增速减缓;与直径70 mm的芯样相比,直径50 mm芯样的抗压强度较低,变异系数较高;采用幂函数对芯样与试块之间的抗压强度换算关系进行拟合的效果较好;实际工程中,当采用小芯样对混合料结构或构件进行检测时,建议直径50 mm和70 mm芯样的取样量分别不宜低于20个和15个。

    2025年02期 No.346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节能降碳

  • 不同应变率下铅锌尾矿砂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研究

    杨博;甘元初;金丹;

    研究了应变率(1×10~(-5)、1×10~(-4)、1×10~(-3)、2×10~(-3 )s~(-1))、铅锌尾矿砂掺量(0、10%、20%、30%、40%、50%)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泊松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锌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先增后降;当铅锌尾矿砂掺量一定时,随着应变率的增大,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增大,峰值应变平均值减小,泊松比变化较小;当应变率一定时,随着铅锌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先增后降,峰值应变平均值降低,泊松比变化较小;不同铅锌尾矿砂掺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量系数和峰值应变增量系数与动态、准静态应变率比值的对数均呈线性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好。

    2025年02期 No.346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机制砂、石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郭志超;

    研究了花岗岩机制砂、机制碎石对不同设计强度等级(C20、C30、C40、C50)混凝土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天然骨料组试件,不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多大,机制碎石、机制砂单一取代或同时取代天然骨料均降低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28 d抗压强度、28 d劈裂抗拉强度和28 d抗折强度,其中,机制碎石单一取代天然碎石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削弱作用基本最小,机制砂单一取代河砂次之,机制碎石、机制砂同时取代天然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削弱作用最大;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越高,由机制骨料取代天然骨料导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损失基本越小。

    2025年02期 No.346 87-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铜尾矿粉和低品位硅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卢霄;李宁;史平;艾洪祥;岳彩虹;陈旭;

    研究了活化方式(机械活化、碱活化)对铜尾矿粉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活化铜尾矿粉、低品位硅粉的掺量(0、3%、6%、9%)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碱活化,机械活化对铜尾矿粉活性的改善效果更好,最佳粉磨时间为40 min;随着活化铜尾矿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干燥收缩性能基本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先增后降,活化铜尾矿粉的最佳掺量为6%;随着低品位硅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60~90 d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均先增后降,3~28 d抗压强度增大,干燥收缩性能降低,低品位硅粉的最佳掺量为6%。

    2025年02期 No.346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 矿物掺合料种类对机制砂预拌砂浆性能的影响

    陈健;黄波;代柱端;周晓阳;

    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种类[石灰岩石粉(SH)、花岗岩石粉(HG)、钢渣粉(GZ)、粉煤灰(FA)]对花岗岩机制砂预拌砂浆孔结构、稠度、稠度损失、保水性、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8 d时,砂浆孔隙率的大小顺序为:FA组<GZ组<SH组<HG组;砂浆稠度的大小顺序为:FA组>SH组>GZ组>HG组,稠度损失的大小顺序为:HG组>GZ组>SH组>FA组,保水性的大小顺序为:HG组>FA组>SH组>GZ组,表观密度的大小顺序为:GZ组>HG组>SH组>FA组;28 d时,砂浆抗压强度的大小顺序为:GZ组≈FA组>SH组>HG组,砂浆干燥收缩值的大小顺序为:FA组<GZ组<SH组<HG组,砂浆吸水率的大小顺序为:FA组<SH组<GZ组<HG组。

    2025年02期 No.346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预处理方式对再生砂及其胶砂性能的影响

    程欢;何政;刘金坤;孙德易;李晓龙;

    研究了预处理方式(颗粒整形、水泥浆浸泡、碳化处理)对再生砂压碎指标、孔结构及胶砂需水量、力学性能、吸水性、干燥收缩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整形对再生砂抗压碎性能和孔结构的改善效果最好;相比于掺未处理再生砂的胶砂,掺颗粒整形再生砂胶砂的需水量降低了23.86%,28 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77.97%、50.00%,吸水量降低了1.55%,干燥收缩值降低了6.46%,孔隙率降低了58.52%。

    2025年02期 No.346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 改性橡胶颗粒对路面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李国勇;

    用NaOH溶液对橡胶颗粒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橡胶颗粒粒径(100、140、180μm)和掺量(0、5%、10%、15%、20%)对路面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橡胶颗粒的掺入增加了混凝土的含气量,且随着改性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或粒径由180μm降至100μm,混凝土的含气量逐渐增大;随着改性橡胶颗粒掺量或粒径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改性橡胶颗粒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随着改性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均呈降低趋势,随着改性橡胶颗粒粒径由180μm降至100μm,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先增后降;改性橡胶颗粒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较差,其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

    2025年02期 No.346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钢渣胶凝活性激发的研究进展

    李茂辉;陆有军;楚京军;刘亚娟;张同生;王伟;陈志杰;

    介绍了钢渣的主要化学成分,总结了4种激发钢渣胶凝活性的方式(机械激发、化学激发、高温重构、碳化处理),分析了不同激发方式的激发效果和作用机理,并指出了钢渣胶凝活性激发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02期 No.346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诚邀行业专家、学者共策2025年热点专题

    <正>尊敬的专家学者:您好!随着2025年的到来,我们预见到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领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实现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积极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低碳化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如:骨料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功能性水泥基材料的研发为混凝土生产、施工及监测带来了革命性创新;低碳养护技术则是实现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我们诚邀您共同策划《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25年的热点专题,以期推动行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助力于快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智能、高效、节能混凝土建造技术的发展。

    2025年02期 No.346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欢迎订阅2025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8-80)《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是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权威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级)等]。自1974年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专业报道国内外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生产(施工)、应用、科研、设计、教学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和最新发展动态。辟有混凝土研究、水泥混凝土制品、纤维材料及制品、房建材料及制品、节能降碳、标准解读、技术装备、检测及试验方法研究、施工技术研究、书评、读者之友等栏目。

    2025年02期 No.346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2025年广告火热征订中...

    <正>《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是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技术期刊。自1974年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多次被评选为中文(建筑学科类)核心期刊,为CACJ中国应用型权威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级)、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等。《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以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为己任,主要报道范围:国内外混凝土研究、水泥混凝土制品、纤维材料及制品、房建材料及制品、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施工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新经验及最新发展动向。

    2025年02期 No.346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征稿启事

    <正>《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是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自1974年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多次被评选为中文(建筑学科类)核心期刊,为CACJ中国应用型权威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级)、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等。栏目设置:混凝土研究、水泥混凝土制品、纤维材料及制品、房建材料及制品、节能降碳、标准解读、技术装备、检测及试验方法研究、施工技术研究、书评、读者之友等。

    2025年02期 No.346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