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访问量:40292

混凝土研究

  • 自然养护条件下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点

    李方元;唐新军;翟超;

    通过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了水灰比、缓凝剂掺量、自然温度养护、防冻剂等因素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和强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掺量的硼酸缓凝剂可以延长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且不会降低混凝土早期强度;养护温度和水灰比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强度发展有显著影响;低温或负温施工时通过添加适量防冻剂或采取简单保温措施,硫铝酸盐混凝土可获得良好的早强和负温工作性能,能够大大缩短西北高寒干旱区混凝土施工工期,并延长混凝土年施工期2~4个月。

    2013年06期 No.20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回转窑旁路放风灰作早强剂及其机理研究

    刘来宝;唐凯靖;张礼华;

    测试分析了窑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讨论了其用作混凝土早强剂的性能。结果表明,适量窑灰的掺入具有显著的早强作用,明显增大了水泥诱导期和加速期的水化放热速率,但水化产物未出现明显变化。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水泥颗粒溶解和水化产物析出加速是窑灰早强作用的主要原因。

    2013年06期 No.20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 利用尾矿砂制备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虞焕新;娄建永;郑林军;

    通过大掺量超细工业废渣、尾矿砂部分取代普通砂及采用普通工艺成功制备了不同配合比的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分别测试了其在不同龄期下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对其弯曲荷载-挠度曲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尾矿砂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砂的适量加入可以提高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的力学强度,且在钢纤维的协同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韧性。

    2013年06期 No.20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再生微粉-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

    张利娟;

    通过测试掺用再生微粉浆体的化学结合水、水化热和抗压强度,研究了再生微粉掺量及不同强度废弃混凝土制备的再生微粉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微粉对浆体化学结合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趋势相近;随着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浆体化学结合水越来越小,掺用强度高的废弃混凝土制备的再生微粉浆体各龄期化学结合水均明显高于强度较低的废弃混凝土制备的再生微粉浆体;掺用再生微粉降低了浆体最大放热量,且随着掺量的增加,延缓了其达到最大放热量的时间,掺用高强度废弃混凝土制备的再生微粉的浆体最大放热量大于掺用强度较低废弃混凝土制备的再生微粉浆体,但对浆体达到最大放热量的时间影响不大。

    2013年06期 No.206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 水下混凝土结构用胶粘剂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张晓华;朱华;陈晓龙;王惠明;

    通过选用适用于水下粘结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填料等原料,研制出了可用于水下混凝土结构粘结用的胶粘剂。

    2013年06期 No.20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浆体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陈文超;蓝垂林;林欢;杜鹏;王玲;高春勇;

    合理浆体比的确定需要考虑工程的类别及混凝土各项性能的设计要求,高速铁路、预拌混凝土和海工工程等所使用的混凝土都应对浆体比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研究表明,由于海工混凝土需要严格控制收缩开裂,应在满足混凝土其他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小的浆体比。

    2013年06期 No.20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水泥混凝土制品

  • 预应力等径活性粉末混凝土电杆的设计研究

    王德弘;鞠彦忠;康孟新;

    针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以下简称RPC)的力学性能特点,通过理论推导分析,提出了预应力RPC电杆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相应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对500kV预应力RPC电杆进行了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工况下预应力等径RPC双杆的受力性能及变形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13年06期 No.206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 功能型聚羧酸外加剂在混凝土预制构件中的应用

    周栋梁;张建纲;杨勇;冉千平;刘加平;

    从降低生产能耗、自动化生产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预制构件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功能型聚羧酸外加剂在混凝土预制构件中的应用及其在混凝土预制构件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2013年06期 No.20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岩溶地区桩基混凝土强度推定方法的研究

    黄柳云;钟谷;王家全;贾迪;

    以大型桩基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声波透射法与钻芯法综合检测,建立基于声波波速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专用测强曲线,根据波速尽早推定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对比预留的标准养护立方体试件和钻芯取样所得的桩体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并建立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而推定出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经过检验证实了这两种推定桩身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特别是通过测强曲线尽早推定桩身混凝土强度,实现了信息化施工,增强了工程质量的监控。

    2013年06期 No.20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纤维水泥及制品

  • 低电压下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升温性能研究

    钱兴;赵若红;傅继阳;

    在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和石墨制备道路桥梁融雪除冰用导电混凝土,并在36V人体安全电压作用下进行升温实验,得出不同配合比导电混凝土升温性能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混合掺加钢纤维和石墨材料比单独使用一种材料的升温性能要好,其中掺加质量分数为2%钢纤维加1.67%石墨的导电混凝土升温性能最优,且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013年06期 No.20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 高温后陶瓷纤维增强混凝土超声检测试验研究

    邓文博;迟维胜;徐桑振;杨炳会;

    研究了高温作用以及不同冷却方式对陶瓷纤维增强混凝土(ceramic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CFRC)力学性能及超声传导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CFRC性能不断劣化,抗压强度、超声波波速总体呈下降趋势;400℃之前,其劣化程度较小,且抗压强度在400℃时有所回升,400℃之后,劣化速率明显增大,结构性能急剧下降;同自然冷却情况相比,喷水冷却后CFRC各项性能指标下降更为严重;超声波波速与剩余抗压强度服从一定的函数关系,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其函数表达式。

    2013年06期 No.20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玄武岩纤维双快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阚泽宝;李艳茹;薛凯;赵志勇;

    针对玄武岩纤维双快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及抗弯性能,在0.1%~0.3%体积掺量下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利用动态应变仪测量了4点弯曲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对0.4、0.45、0.5三种水灰比试件的抗压及抗折强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双快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提高弯拉强度5%~20%;弯曲状态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明玄武岩纤维双快水泥混凝土存在明显的屈服点,极限拉应变可达650×10-6~935×10-6。

    2013年06期 No.206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 纤维泡沫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程顺义;

    介绍了纤维泡沫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分析了纤维对泡沫混凝土的增韧和抗裂机理,总结了国内外对纤维泡沫混凝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几类常用于泡沫混凝土中纤维的优缺点及其研究现状。

    2013年06期 No.206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房建材料及制品

  • CFRP板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少筋梁的抗弯性能研究

    刘永胜;

    采用CFRP板对钢筋混凝土少筋梁进行了嵌入式加固,开展了不同加固方式试验梁的抗弯性能实验,分析加固长度、加固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到了试验梁的荷载-挠度曲线、跨中钢筋荷载-应变曲线以及CFRP板的荷载变形关系,并对试件的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式加固可以很好地提高试件的抗弯承载能力、改变试件的破坏形态,并随着加固材料长度和加固量的增加,加固效果更好。

    2013年06期 No.20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 植钢锚固技术破坏机理及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习会峰;穆建春;吴永河;龙志勤;王志刚;

    植钢锚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本文基于植筋技术的研究,通过混凝土锚固型钢的静力拉拔实验,得到了不同型号角钢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下的植钢锚固的荷载-滑移全过程曲线。试验的破坏形式有两类:型钢拉断破坏和型钢与胶的界面滑移破坏,在不同破坏形式下荷载滑移曲线为三段式。并分析了型钢混凝土界面的粘结破坏机理。提出线荷载-滑移本构关系作为植钢锚固技术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该关系式可用于指导有限元计算。

    2013年06期 No.20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 火灾下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温度场的分析

    张建锋;刘元珍;王文婧;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是适应我国建筑节能新形势提出的结构自保温材料。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确定了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热工性能参数。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玻化微珠混凝土梁在三面受火和四面受火条件下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出了其截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

    2013年06期 No.20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 防辐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刘桐;康笑语;李玉寿;

    以经典的热传导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ANSYS间接耦合分析方法,对某医院放疗楼18MeV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防辐射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并与实测数据对比,得出此种方法可使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计算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并为防辐射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裂措施提供指导性意见。

    2013年06期 No.206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梁受力性能研究

    蔡龙;杜宏彪;金仁和;

    针对转换梁上剪力墙不同的洞口大小,采用MIDAS软件对4个框支剪力墙结构模型在相同的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墙梁共同作用对转换梁截面水平应力、轴力与弯矩分布规律的影响,为转换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设计依据和建议。

    2013年06期 No.206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技术装备

  • 荷载条件下加载装置和渗透性测试方法的研究

    孙继成;姚燕;吴浩;王玲;

    将加载方式分为单轴拉伸荷载和压荷载两种,通过碟簧及应力传感器进行恒载控制,开发出了在应力状态下测试混凝土电通量和扩散系数的装置。将加载一定应力的混凝土试件采用"NEL法"和"电通量法"进行在线渗透性测试,实现了持续荷载下混凝土渗透性的测试。

    2013年06期 No.20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施工技术

  • 某地铁车站基坑信息化换撑技术的实践与分析

    李雄威;代国忠;

    以常州市第一个地铁车站基坑换撑的监测、施工过程为背景,对地铁车站信息化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监测信息可以有效指导换撑过程的实施,依据监测信息制定拆撑方案,可简化施工过程,减少工作量,对工程项目而言既可降低建设成本又可缩短建设工期。

    2013年06期 No.20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 深基坑全逆作法施工技术在软土地区的应用

    苏永波;张晓兵;裴兵团;

    介绍了某软土区深基坑全逆作法施工中总体设计方案的选取、地下连续墙、土方开挖等施工工艺。施工中通过采用全逆作法的施工方案,在场地狭小、对周围相邻建筑保护和管线保护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工期,满足工程进度要求,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2013年06期 No.206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 混合细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铁尾矿砂替代比例的研究

    鲍文博;张少峰;

    利用铁尾矿砂替代天然砂制备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了铁尾矿砂替代比率对复合材料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坍落度减小,尾矿砂的替代比例在40%~60%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抗压强度。

    2013年06期 No.206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氟石膏胶凝材料的改性研究

    王裕银;满丽莹;王忠平;

    利用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对氟石膏进行处理,考察了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对氟石膏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SEM等手段测试了改性后氟石膏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探讨了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有效激发了氟石膏的活性;物理改性降低了无水硫酸钙晶体的晶粒度和结构规则性,增大了氟石膏的比表面积,氟石膏最佳比表面积为4600~4900cm2/g;化学改性促进了氟石膏的水化和二水硫酸钙晶体的生长,增大了二水硫酸钙晶体的晶粒度和长径比,有效激发了氟石膏的强度。

    2013年06期 No.206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国内外资讯

    本刊摘编;

    <正>第四届全国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交流会暨第六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将在北京召开2013年6月18-20日将在北京召开第四届全国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交流会暨第六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国内外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新进展;②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单体新进展;③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检测过程存在问题与探讨;④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⑤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3年06期 No.206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日本预制混凝土制品系列介绍(九) 预制混凝土圆形窨井及其模具

    <正>本文介绍了日本湿法浇注成型组合式圆形窨井技术。组合式窨井(见图1)的施工自由度非常高,它是由底板(底块)、变向井、直壁井、斜壁井、调整环和盖组成,由于单个制品重量比较轻,小型施工机械就可完成施工。在窨井制品中不可缺少的是检修人员上下用的爬梯,在日本,窨井的爬梯做法有先加法(见图2和图3)和后加法(见图4)两种。先加法是将爬梯零件放置在模具中,直

    2013年06期 No.206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