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耀宇;王文明;蔡炎皓;李露;孟军;
为了解决沙漠砂在3D打印混凝土应用过程中存在黏聚性和保水性差、打印性能不良的问题,研究了4种不同掺量外加剂复掺对3D打印沙漠砂混凝土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建造性和可挤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漠砂作为骨料进行混凝土3D打印是可行的,通过掺入适量的减水剂(PCE)、纤维素醚(HPMC)、可再分散性乳胶粉(EVA)和速凝剂(CA)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可打印性能。当沙漠砂混凝土的流动度在155~180 mm、贯入阻力在10~30 kPa范围内时,其性能满足3D打印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当沙漠砂混凝土的流动度在160~165 mm、贯入阻力在17~23 kPa范围内时,其具有优异的可打印性能。
2022年09期 No.317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逄鲁峰;孙立刚;陈炳江;赵雅萌;贾广贺;王恒;
采用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作为减水剂合成大单体,通过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合成石膏基材用新型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将合成的减水剂母液通过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成粉末(PC-GY)。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链转移剂用量、酸醚摩尔比、还原剂摩尔比、引发剂用量对石膏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通过单因素变量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聚醚单体、中和固碱量对减水剂减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IR)分析了聚羧酸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PC-GY性能较优,在不同种类石膏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并成功应用于石膏基自流平砂浆。
2022年09期 No.317 7-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汪雷;卫成凤;杜健民;常虹;谭仪忠;
通过改变环氧基结构胶A、B组分之间的比例及混凝土受压试件的裂缝宽度,研究了不同A、B组分比例与裂缝宽度对开裂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基结构胶A、B组分的最优质量比为A∶B=3∶1,此时环氧基结构胶对开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修复效果最好;裂缝宽度基本不影响环氧基结构胶对开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修复效果;通过ABAQUS数值建模分析得到修复后混凝土试件内部的应力分布与实际抗压强度一致,说明环氧基结构胶可以对开裂混凝土进行有效修复、补强。
2022年09期 No.31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 王小凡;朱华;
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石墨烯-羧基化碳纳米管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石墨烯(G)、羧基化碳纳米管(CNT)后,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均出现了明显的提高;相较于单掺G和CNT,复掺0.05%的G和0.10%的CNT(G5C10)时,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提高效果更显著,28 d的抗压、抗折强度达62.91 MPa和8.52 MPa,相较于对比组分别提高了37.5%和25.8%。MIP和SEM结果表明,G5C10为最佳掺入比例,此时试件的有害孔大幅减少,在微孔隙裂缝等薄弱区域形成致密化结构。
2022年09期 No.317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刘德胜;
为较准确预测混凝土28 d的抗压强度,以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和水5种原材料的单位用量作为输入,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作为输出,构建了一个拥有249组样本的数据库。运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高斯过程回归、集成学习、神经网络5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构建了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对比5种机器学习算法结果可知: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是预测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的最优预测模型;基于构建的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对无岳高速WYTJ-07标段隧道工程自制的5种花岗岩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进行了预测,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95%,证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良好,可靠性高。
2022年09期 No.31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陈际洲;乔晓立;唐兴滨;赵铁军;王鹏刚;乔允;陈强;谭哲;
研究了凝胶型和颗粒型纳米SiO_2的分散性和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条件下,凝胶型比颗粒型纳米SiO_2的分散性好;经过超声处理的比未超声处理的纳米SiO_2的分散性要好,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后期抗压强度、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在一定范围内,纳米SiO_2的掺量越大,对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效果越明显。
2022年09期 No.317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王海龙;贺念;程福星;邓小旭;纪宪坤;
利用白云石为主要矿源采用不同的煅烧制度和配合比制备了双膨胀源和三膨胀源膨胀剂,并研究了其水化放热速率和限制膨胀率,探讨了该钙镁复合型多源体系膨胀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双膨胀源膨胀剂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温峰先升高后降低,温峰值分别为80.5、82.2、61.8、31.6℃,且到达温峰的时间也随之变化;相同膨胀剂掺量下,双膨胀源膨胀剂的膨胀率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950℃时膨胀率最优;养护温度越高,膨胀反应速率越快,膨胀性能发挥越充分,60℃养护时,膨胀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前14 d,后期变化不大;三膨胀源膨胀剂对混凝土前28 d的抗压强度有一定贡献,但60 d时较对照组有一定降低。
2022年09期 No.317 29-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胡力绳;曹浪;王红强;杨琴;贾超;朱珂正;
介绍了当前常用于混凝土研究的细观试验方法和细观力学理论,并对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对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2年09期 No.317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